四优秀青年学者做治学报告 杨玉良演讲强调尊重人才 新闻中心讯 “学校分配资源的首要原则,是保障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发展。”这是校长杨玉良在建校109周年校庆学术文化周开幕式上,听了四位青年学者代表公开演讲后作出的承诺。 5月20日,庆祝建校109周年第48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在光华楼举行。校长杨玉良出席并致辞,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主持报告会。 从1954年起,我校就确立了在校庆期间举办科学报告会的学术交流机制。1977年,学校在文革之后重新恢复了校庆科学报告会的传统做法。迄今,校庆科学报告会已经举办了48届。今年,学校进一步发扬校庆科学报告会的优良传统,经过学校推荐和学术委员会评议,推选出中文系戴从容教授、高分子系彭慧胜教授、基础医学院何睿教授以及微电子学院王鹏飞教授,四位青年学者分别代表文、理、医、工学科作报告,与全校师生分享自己的学术经历、成长感悟和治学心得。本届报告会首次邀请工科学者进行演讲,呈现出学校文理医工有机融合、共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态势。 第一位走上演讲台的是中文系戴从容教授。她主攻英国和爱尔兰文学、西方当代文化文学理论,一连八年时间坐“冷板凳”,翻译出让许多学者却步的《芬尼根的守灵夜》第一卷,弥补了七十三年来该书中国译本的空白。她的演讲题目是《从小我走向大我》。她表示,“净心就是心无旁骛,找准自己的方向后不要被其他的诱惑干扰,尤其不要为只有金钱价值的东西工作”。 第二位上台演讲的是高分子科学系的彭慧胜教授。他作为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的PI,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。他的研究工作先后7次被Nature及其子刊以“研究亮点”等专题报道,申请国家国内发明专利42项,最近他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会士。他的演讲题目是《我的梦想—未来衣服能发电》,用科普的语言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感悟。他说,“学习应该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,要获得一流的研究成果,最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自由自在地研究”。 第三位上台演讲的是基础医学院的何睿教授。她长期从事免疫相关炎性疾病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,主要研究方向为气道粘膜免疫和肿瘤炎症的调节机制。近年来共发表 18篇SCI 论文,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和上海市“浦江人才”资助,并获得2013年上海市“曙光学者”以及2014年国家自然基金委“优青”。此外,她还独立建立了以T细胞免疫调节以及免疫相关炎症疾病发病机制为研究重点的课题组。她的演讲题目是《免疫与人生》,她认为,“在科研工作中失败是常态,要欢迎失败,不怕挑战,这样才会成就未来的一个更为强大的自己”。 微电子学院的王鹏飞教授是最后一位演讲者。他主要从事新型微电子器件的研发,他和同事一道发明的世界首个半浮栅晶体管,填补了中国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空白,被誉为“我国在新型微电子器件技术研发上的一个里程碑”。他的演讲题目是《“微”电子,“大”世界》。他强调,“复旦的微电子需要练好内功,立足于复旦,培养一流的学生,作出一流的技术,这样才敢于走出校门去面对外面的大世界”。 每一位演讲者结束演讲回座位时,台下的听众之一杨玉良都会站起身来跟他们握手致谢。听完四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的演讲,杨玉良表示学校将继续尊重和善待人才,“学校分配资源的首要原则,是保障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发展,如果青年教师在研究上遇到资源短缺,学校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”。他强调学者们要平衡好教学、科研和生活之间的关系,担起学生人生导师的重任,积极鼓励和影响学生。他还鼓励学者们“学术无边界”,在处理好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同时,提升科研工作的水平。最后他告诫学子,要借助教育重回天真,永远对这个世界的万世万物保持好奇心,唯有如此,学术之花才会在复旦常开,学术之树才能在复旦常青。 四位优秀青年学者的公开演讲,拉开了今年学术文化周的大幕。据了解,今年校庆学术文化周继续以弘扬复旦的精神和学术传统为宗旨。此外,学术文化周期间还有涉及教学研究、师德建设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多项大型活动举行。 摘自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(http://news.fudan.edu.cn/2014/0522/36205.html) 作者:韩越飞 摄影:刘畅 发布时间:2014-05-22